一、單項選擇題:本大題共15小題,每小題2分,共30分。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,請將其選出。
1.在教育學發展史上,明確提出“使人類教育心理學化”,從而對教育活動科學化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教育家是( )
A.夸美紐斯
B.赫爾巴特
C.裴斯泰洛齊
D.康德
2.主張從社會、教育與人三者之間歷史的、現實的總體聯系中來考察教育和人的發展問題的教育學流派是( )
A.文化教育學
B.制度教育學
C.批判教育學
D.馬克思主義教育學
3.在教育起源的問題上,美國教育史學家孟祿提出的是( )
A.心理起源說
B.神話起源說
C.生物起源說
D.勞動起源說
4.現代教育是面向全體人民,為全體人民服務的。這表明現代教育具有( )
A.公共性
B.科學性
C.未來性
D.終身性
5.學校傳統是一所學校在較長時間內形成的,影響所有成員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的定勢。從形式上看,它屬于( )
A.教師文化
B.學生文化
C.學校制度文化
D.學校物質文化
6.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,兒童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演變的建構過程,在這一過程中,兒童發展的根本原因是( )
A.遺傳素質的作用
B.環境因素的影響
C.學校教育的影響
D.兒童主體的活動
7.在不同的年齡階段,兒童發展會表現出某些穩定的、共同的典型特點。這表明兒童身心發展具有( )
A.順序性
B.階段性
C.平衡性
D.協調性
8.體育活動可以促進學生的身體機能,提高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。這說明體育具有( )
A.健體功能
B.教育功能
C.娛樂功能
D.怡情功能
9.根據課程標準系統闡述學科內容,幫助教師教學、學生學習的教學用書是( )
A.教育方針
B.教科書
C.課程計劃
D.教學大綱
10.在美國學者喬伊斯和韋爾提出的教學模式分類體系中,非指導性教學模式、群辯法模式和意識訓練模式等屬于( )
A.個人類教學模式
B.信息加工類教學模式
C.社會類教學模式
D.行為修正類教學模式
11.在教學過程中,趙老師總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發展的具體特點,恰當地把握教學的難度和進度。趙老師遵循的教學原則是( )
A.啟發性原則
B.系統性原則
C.鞏固性原則
D.量力性原則
12.我國目前的自學考試和會計師考試屬于( )
A.常模參照性測驗
B.學業成就測驗
C.標準參照性測驗
D.學習能力測驗
13.班集體的教育者、組織者和領導者是( )
A.校長
B.教導主任
C.班主任
D.班長
14.咨詢師采取各種咨詢技術與措施,使來訪學生向著目標發生積極改變。該咨詢會談處于( )
A.建立關系階段
B.澄清和評估問題階段
C.確定改變的目標階段
D.促成目標的實現階段
15.在我國教育法律體系中,居于“母法”地位的法律是( )
A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》
B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》
C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》
D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》
二、辨析題:本大題共5小題,每小題3分,共15分。判斷正誤并給予簡要說明。
16.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教育規律。
17.無論教學經驗豐富與否,教師都應認真備課。
18.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依存,共同構成教學活動。
19.教育有正向功能,沒有負向功能。
20.教育方針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達。
三、簡答題:本大題共4小題,每小題5分,共20分。
21.簡述我國教師資格條件。
22.簡述決定課程的基本關系。
23.簡述心理輔導課程的主要原則。
24.簡述教育技術對教育的影響。
四、論述題:本題10分。
25.論述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。
五、分析說明題:本題10分。
26.背景材料:
關于兒童發展的性質及其影響因素,歷史上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認識。
霍爾認為,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。華生認為,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,我可以運用特殊的方法,把他們加以任意改變,或者使他們成為醫生、律師、藝術家、大商家,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盜賊。施太倫認為心理的發展并非單純地靠天賦本能的逐漸顯現,也非單純地對外界影響的接受或反映,而是其內在品質與外在環境合并發展的結果。
問題:請運用兒童發展的相關知識,分析上述材料中三位學者的認識。
六、案例分析題:本題15分。
27.【案例】
某小學三年級學生小杰,從不按時完成作業,老師一催促,他就曠課。通過走訪,班主任李老師得知,小杰父母長期忙于生意,沒有時間照顧他,也不關心他的成長,小杰養成了自由散漫的習慣,無法適應正常的學校生活。為此,李老師很著急。她一方面說服家長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陪陪孩子,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;另一方面經常找小杰談心,拉近與他的距離,同時要求同學們幫助小杰,和他做好朋友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小杰終于適應了學校生活,融入了班集體,能積極完成作業,學習成績也提高了。
問題:
(1)請結合案例闡述學校在兒童身心發展中的作用。
(2)說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方法。